馬踏飛燕城市雕塑

馬踏飛燕是一件藝術雕塑,是漢代藝術家的經典作品,更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珍寶。該作品1969年出土于東漢時期鎮守張掖的軍事長官張某和他的妻子合葬墓中。
該作品身高34.5厘米,身長45厘米,寬13厘米,是一只飛奔的馬,三足騰空,飛馳向前,醫治腳踏在飛燕的身上,馬保持著凌空飛騰、奔跑極速的雄姿。另外,對于馬踏飛燕的傳說眾說紛紜,還有人說馬踏飛燕應該叫馬超龍雀銅奔馬等等,對于馬踏飛燕的名字也是有很多版本,但是無論是哪個版本都說明了馬踏飛燕雕塑的意義和價值。對于我國雕塑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更加說明了我國早在漢朝時期雕塑技術就已經很成熟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雕塑技術也在不斷的成熟和完善,相信,雕塑技術會越來越完美的,雕塑工藝也會發揚光大的。
城市雕塑的主題要與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精神相統一,是一個城市人文精神的結晶。它的意義就是如果一個外地來的陌生人是可以通過城市雕塑去了解這個城市,認識這個城市,愛上這個城市,從而能更快地融入這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