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廣場塑像

紅軍英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軍隊,全稱中國工農紅軍。1928年5月25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決定,全國各地工農革命軍正式定名為紅軍。②指1946年以前的蘇聯軍隊(蘇聯紅軍)。③在各種體育比賽和娛樂游戲中對有紅色標志的參賽隊的簡稱。
紅軍是中國近代史上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統一稱號。但是,在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領導南昌起義的時候,人民軍隊使用的仍舊是國民革命軍的番號。
雕塑的出現年代久遠,可以反應一個時代的經濟文化底蘊,主題性的城市雕塑主要反映歷史和時代的潮流、人民的理想和愿望。它們往往以形象的語言,用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揭示出某個特定環境和建筑物的主題。它們也有很豐富的思想內涵,比較大的體量,也需要在所處的環境空間中占據顯要的甚至主導的位置,發揮統率和聚焦的作用。
廣場人物雕塑,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和文明,城市中的廣場也該當表現出這方面的特性,這就需求眾人正在廣場的條件安排上多下一些功力,除非廣場的地面安排以外,正在廣場上安防一些別具特性的廣場人物雕塑也是一種無比好的創意,這關于一般廣場和城市的文明存正在無比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