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大銅鼎

鼎和其他青銅器上的銘文記載了商周時代的典章制度和冊封、祭祀、征伐等史實,而且把西周時期的大篆文字傳給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審美價值的金文書法藝術,鼎也因此更加身價不凡,成為比其他青銅器更為重要的歷史文物。美學家李澤厚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實,紋飾獰厲神秘,刻鏤深重凸出,是我國青銅藝術成熟期最具審美價值的青銅藝術品。鼎是我國青銅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見證,也是文化的載體。
鼎隨著時代的發展,作用也是不同的,最開始作為一種禮器存在,后來代表著權利的象征,視為鎮國之寶和傳國之寶,也是明貴賤,別上下等級制的標志。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鼎發展到現在,他展現的不僅僅是一個鼎,他還展現了中國的歷史文化,他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
銅鼎是從陶制的三足鼎演變而來的,最初用來蒸煮食物,后來主要用于祭祀和宴饗,是商周時期最重要的禮器之一。變為統治階級政治權利的重要象征,視為鎮國之寶和傳國之寶,也是等級的標志。 鼎自古以來流傳至今已有上千年時間,千年的沉淀,千年的發展,到現在,鼎已經是我國文化的代表性文物。鼎在古代時多放置在寺廟和皇家太廟門口,用來祈福上天,保佑國家風調雨順,百姓永享安康,國家強盛富足。鼎在古代時時用青銅器來制作的,所以鼎是我國青銅器文化的代表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