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像青銅雕塑

孔子的一生展現自己的思想政治等學說,影響到的不僅僅是中國人,還有許多的外國國家。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范:克己復禮為仁。對于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態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孔子雕像大多以站姿為造型,面部表情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長髯垂胸,衣袂飄飛,雙手合于胸前,目視遠方,身體左側佩戴有一把寶劍。雕像身體以簡樸、概括的手法,將人體的結構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態當中,似巨石,似高山,氣勢磅礴,古樸雄渾。孔子作為人們膜拜敬仰的楷模,所以孔子雕像大多莊嚴凝重,以寫實的手法盡可能準確地來表現孔子在我國人民心中的神圣形象。除神態外,人物服飾的刻畫也尤為細膩,或內或外層次井然有序。
孔子,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春秋末期魯 國陬邑人。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為儒家學派 的創始人,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 ,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 至 圣先師、萬世師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銅雕人物雕塑可以使兒童、名人、古代銅雕人物、西方銅雕人物、宗教的銅雕人物、抽象的銅雕人物、佛教的銅雕人物還有裝飾性的銅雕人物雕塑等等。我們知道,不同時期的銅雕人物雕塑揭示著人類當時的人生觀,蘊含著人類對生命極大的熱情。促進了社會的不斷進步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