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鎮天猴

猴子是最接近于人類智慧的靈長類動物,聰明、多動是其明顯的特征。猴子能做一些人類的動作,理解人類的行為,善于攀援,極其靈巧,因而在眾多的文化中,猴子均有聰廠、進化的象征,因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和尊敬。
猴子本身不易馴服,多動、愛玩和調皮是其另一方面的象征。而且猴子善于模仿,因而常被用來諷刺人類的虛榮心和其他惡習。
猴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九,與十二支配屬“申”,故一天十二時辰中的“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又稱“猴時”。
猴子騎于馬上,為“馬上封侯”的意思,寓比事業立即升騰,表現中國傳統吉祥寓意。借物抒懷,體現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
巧妙的構思,精湛的技藝,讓石猴與青花相結合,不僅僅在外觀上給人驚嘆,同時,也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印記。
形象設計頗費巧思,有繁有簡,尤其是面部五官,刻畫細膩,生動傳神,顯得憨態可掬,起到了畫龍點睛之效,與身體雕刻的粗獷簡約形成鮮明對比,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雕塑家通過長期觀察石猴的一舉一動,深切體會動物與人類共同的感情語言和心靈對話,用雕刻來表示自己對猿猴的關愛和對生命的禮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