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秦始皇塑像

秦始皇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滅韓、魏、楚、燕、趙、齊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
秦始皇政創立了皇帝的尊號,宣布子孫稱二世、三世,以至萬世,代代承襲。隨后,他在全國范圍內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建立自中央直至郡縣的一整套官僚機構。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復辟活動。又明令禁止民間收藏武器,銷毀沒收得來的武器,鑄造12個金人。
在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扶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在文化思想方面,以秦國通行的文字為基礎制定小篆,頒行全國。始皇三十四年,下令銷毀民間所藏《詩》、《書》、百家語,禁止私學。隨后因求仙藥的侯生、盧生逃亡,牽連儒生、方士四百余人,而將其全部坑殺于咸陽。秦始皇即位后,派蒙恬率兵出擊匈奴,還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北邊的長城連結起來,修筑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后,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驪山墓,先后進行五次大規模的巡游,在名山勝地刻石紀功,炫耀聲威。為求長生不老之藥,又派方士徐率童男女數千人至東海求神仙等等,耗費了巨大的財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