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雕關公象

關公銅像以其材質的貴重,做工之精湛,不僅僅被關廟和宗教機構所供奉,更為海內外的更多公司、家庭和個人所認同并敬奉。關公在三國中以桃三結義、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水淹三軍以及刮骨療毒、夜觀春秋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名揚天下,以雄壯威猛、義炳乾坤而著稱于世,以一生忠義仁勇而成為幾千年來海內外炎黃子孫崇敬的武財神。
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后,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后,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后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關羽乘船進攻龐德軍,龐德的軍隊大多投降關羽,龐德寡不敵眾,最后被關羽所擒,龐德的兄長在蜀漢漢中為官,關羽因此想要勸降龐德,但是龐德大罵不肯降,關羽于是將其斬首,并厚葬。而此時陸渾民孫狼因為受苦于曹操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遙受關羽印號,為之支黨,曹操所置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也都投降關羽,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
關公雕塑形象出現的時間大致與繪畫相同,或者還要稍早于繪畫。因廟宇與祠堂不同,廟宇祭祀的多是一放神主的雕塑、塑像,祠堂敬奉的均是宗族歷代祖先的畫像、牌位。也就是說,關公的雕塑形象是與關廟同時出現的。關公的雕塑形象面部譯亦以美髯、虎眉、鳳眼為特色,其服飾卻因廟宇稱謂不同而各異,稱關帝廟、關王廟、關圣廟、關圣帝君廟的,其塑像多為頭戴冕旒冠,身著龍袍,腰系玉帶帝王裝,面部表情祥和、莊重,稱關侯廟、武廟、或將關公與其他神明和祀的廟宇,其塑像服飾多為頭扎錦綸,身著戰袍,腳蹬戰靴,面部表情為怒目而視,蠶眉緊縮,威武不可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