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銅雕坐像

人物雕塑是最能體現一個社會文化氣息的大眾藝術品,因為它注重以形傳神,以凝練的人物雕塑語言,表現高度的意象美。人物雕塑是人類的精神產品也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可循,國家的歷史背景,經濟發展等多種因素決定了某些特有的文化氛圍,它又反過來再一些地方決定了人物雕塑的基本情況,上面提到的毛主席雕像就是如此偉大領袖毛主席依舊沒有被忘記。
1912年2月清帝退位,毛澤東認為其參軍目的已實現,退伍回長沙繼續求學。3月,毛澤東考取湖南公立高等商業學校,但一個月后因為英文跟不上教學而退學。隨即毛以第一名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學校,半年后毛覺得課程少而規則繁瑣,退學在省立圖書館自學西方政治和科學的經典著作。但毛貽昌不同意毛澤東的自修,并拒絕繼續提供費用。1913年春,毛澤東考入不收學費的湖南省立第四師范,1914年2月,隨該校并入省立第一師范,1918年6月畢業 。在讀期間,毛澤東深受其老師楊昌濟的器重。1918年4月,毛澤東與蔡和森、蕭子升、向警予、羅學瓚、陳章甫等人創建新民學會。
毛主席雕像在我國是無人不知的。毛主席雕像體現的是國人對毛主席的尊敬與愛戴。瞻仰毛主席雕像不禁想起中國成立的艱辛歷史。以及毛主席的輝煌功績。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的過程前后都有歷史磨滅不掉的功績,毛澤東引導中國走上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開始了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紀元。開創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開始了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艱辛而曲折的探索。